为了确定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是否正常;为了区别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并确定它们在血液中的相对百分率;为了帮助诊断与白细胞的生成、功能和降解相关的一系列缺乏症、疾病和紊乱;为了监测白血病等疾病、化疗/放射治疗中或评估血红蛋白异构体时细胞的生成与成熟情况。
血涂片
(翻译:许笑,关明)
当CBC 结果异常时就需要进行血涂片检查并进行WBC人工分类,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不成熟细胞;当医生怀疑存在细胞缺乏、疾病或影响血细胞生成的紊乱时;当您正在进行疾病治疗,药物可能会影响到血细胞生成时。
采自肘静脉的血液样本,或者针刺手指、耳垂取血,对于新生儿要针刺脚后跟取血。
不需要。
-
大小
- 红细胞大小不均:这指红细胞体积不均一,可能是贫血的征兆
- 大红细胞增多症:大型的红细胞可能源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可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如恶性贫血),慢性酒精中毒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小红细胞增多症:出现小型红细胞的原因可能是缺铁性贫血或遗传性疾病,例如地中海贫血。
-
形状——异形红细胞是指红细胞形状改变,可同时包涵多种不同的异常。
- 棘形红细胞(棘突、突刺或棘型细胞):具有5-10个棘突的不规则形状细胞;可见于脾脏切除的人,以及诸如慢性酒精中毒(肝硬化),溶血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病人血液中。此外,棘型红细胞也可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中,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 刺毛细胞(毛刺、皱褶或浆果样细胞):可能有10-30个钝性突起,常见于肾衰竭者中;也可能是一种在样品制备过程中所引起的人为产物。
- 椭圆形红细胞(卵形红细胞):椭圆形状的红细胞可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和各类贫血、骨髓纤维化中。
- 碎片细胞(裂红细胞、角膜细胞、盔形红细胞):各种形状的碎片细胞可见于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安装了血管人工装置(假体,如心脏瓣膜)的病人中。
- 缗钱状红细胞:形似一叠硬币的红细胞,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或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 镰状红细胞:新月形的红细胞,是镰状细胞性贫血的特征细胞。
- 靶形红细胞:此类红细胞形似牛眼,常见于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和各类贫血的人中。
- 泪滴状红细胞(泪滴细胞):形似于泪滴的红细胞,常见于骨髓纤维化和地中海贫血患者中。
- 球形红细胞症:球形的红细胞,通常可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或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颜色
-
胞内结构(红细胞内的核原料、残余物和内含物)
- 有核红细胞(NRBC,正常细胞):当急需骨髓释放红细胞或者骨髓被纤维化或肿瘤浸入时,可见此类非常不成熟的红细胞形式;也可见于严重贫血、骨髓纤维化、地中海贫血、粟粒性肺结核、涉及骨髓的癌症,慢性低氧血症。有核红细胞在婴儿出生后短时间内可见是正常现象。
- 网织红细胞:是未成熟的红细胞,通常呈蓝色(多色)。在血液循环中存在少量年轻的红细胞是正常的。在急性失血、缺氧、红细胞破坏、镰状细胞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可升高。
- 高铁红细胞,铁粒幼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当红细胞使用普鲁士蓝染色时,可以看到铁颗粒。铁粒幼红细胞是未成熟的高铁红细胞,若颗粒形成环状,这提示了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 嗜碱性颗粒是红细胞内部的深蓝色点,来源于核糖体和多核体异常聚集,可能存在于重金属中毒(如铅)、营养缺乏或骨髓纤维化中。
- 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可被结晶紫染色的红细胞中的大包涵体(颗粒)。可能是由于酶(G6PD)缺乏、不稳定血红蛋白变异、地中海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所致。
- 豪焦小体(Howell-Joly小体,细胞内核DNA的微小、圆形残留物):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术后也可见。
- 卡波环:在红细胞内形成环的线状内含物,可见于各类贫血。
- 疟原虫:在疟疾患者中,这些寄生虫生活在红细胞内部,可在血液涂片上查见。该项目不是常规检查。疟原虫通常可见于那些生活在或曾前往疾病流行地区的人。
-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也称为分叶中性粒细胞、segs、多形核细胞、聚中性粒细胞或pmn)直径约为12微米,其功能是吞噬和破坏入侵机体的生物体。它们约占血液中白细胞总量的50-70%,胞核可能有2到5个核叶,并由一条薄薄的核物质链相连。在感染、恶性肿瘤或极端压力情况下,可能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质颜色苍白,通常含有粉红色到紫色的小颗粒。这些颗粒(特异性颗粒和嗜偶氮颗粒)含有某些酶和蛋白质,可以中和或破坏微生物。杆状核是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呈U形。血液中含有小部分杆状核粒细胞是正常情况。
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可能包括:
- 毒性颗粒:细胞质中的蓝色深染大颗粒,与严重感染、组织坏死、化学中毒等毒性状态有关。
- 空泡:空泡在细胞质中以孔洞的形式出现,通常与毒性颗粒相关。
- 杜勒小体(Döhle小体):中性粒细胞周围细胞质中的不规则灰色或蓝色区域,它们是游离核糖体或粗面内质网的变性聚集体,通常与毒性颗粒和空泡相关。它们的出现可能与烧伤、创伤、急性或全身感染相关,也可能与接触细胞毒性试剂(即化疗)有关。在细胞因子刺激之后(例如,G-CSF)或正常妊娠期间也经常可见杜勒小体。
- 奥氏小体(Auer小体):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即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在极不成熟的粒细胞("原始细胞")里可以看到的特有的、粉红色或红色棒状内含物。
- 杆状核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循环中存在少量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是正常的,但如果它们成比例增加,则称之为"核左移"。当急性感染式,中性粒细胞受刺激大量产生,导致骨髓过早释放尚未完全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就会发生核左移。其他的不成熟粒细胞,有时也可见于血涂片,包括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甚至还有早幼粒细胞和原始粒细胞。
- 分页过多:中性粒细胞核分页达6个或以上称为分页过多,这主要与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及骨髓增生异常有关。
- Pelger-Huët异常:是一种遗传性异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分页少于两叶,细胞核通常呈花生或哑铃的形状,或者可能两个由明显细丝相连的叶组成。它们也可出现在某些疾病状态,如骨髓增生异常,并被称为"假性Pelger-Huët异常"。
- Alder-Reilly颗粒:深色的白细胞大颗粒,染色呈紫色,提示黏多糖病(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症,Hurler和Hunter综合征)。
- Chédiak-Higashi颗粒:一种遗传性异常,其特征是存在大量红色、蓝色或绿色颗粒,其大小各异,这些颗粒为过氧化物酶阳性并提示存在致命的代谢紊乱,可见于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患有这种综合征的人可能表现出神经系统问题,以及免疫系统受损和畏光。死亡往往随之而来。
-
嗜酸性粒细胞
-
嗜碱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相对较小(7-10 μm),呈圆形。与胞质量相比,细胞核通常较大。细胞质淡蓝色,一般不含任何颗粒。大多数淋巴细胞的细胞核外观光滑,呈深蓝色。淋巴细胞有两种主要类型,B细胞和T细胞,但在显微镜下使用常规染色技术观察时无法区分。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染料和流式细胞仪可以将B细胞和T细胞区分开。B细胞能够产生特定的抗体,而T细胞则可以激活B细胞并识别和摧毁入侵的生物体。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总量的20%至40%。
- 反应性淋巴细胞(非典型淋巴细胞,已活化的淋巴细胞,唐尼细胞):这些细胞是大淋巴细胞,含有更多的细胞质,可以改变大小和形状。特征性的淡蓝色细胞质通常出现在细胞与周围红细胞毗邻的位置。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性疾病中。
- 毛细胞:这些淋巴细胞有微小的突起,使它们在显微镜下显得毛茸茸的,可在毛细胞白血病中发现。
-
单核细胞
-
有何用途?
-
何时检测?
-
试验结果的含义?
血涂片的计数结果就其自身而言并不能进行诊断,通常它可提示有异常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并建议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实验。血涂片的检查结果包括:
RBC (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成熟的红细胞体积大小均一(7 µm),与大多数的细胞不同,红细胞没有核,圆型,扁平状像一个面包圈,中间有凹陷而不是一个洞(双凹圆盘状)。由于红细胞内有血红蛋白,因此常规染色下它们看起来颜色为粉红到红色,中间发白。尽管不是每一个红细胞都有如此完美的形状,但一定数量的细胞在形态和大小上出现差异可能提示非常严重的问题,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不规则问题,可能包括:- 红细胞大小不均一症: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同,存在有小红细胞(<7µm 被称为小红细胞症,大于7 µ m为大红细胞症)。
- 异型红细胞症: 红细胞形态不同,包括棘红细胞、卵圆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角形红细胞、镰刀形细胞、靶形细胞、泪滴样细胞等。
WBC (白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外面被胞浆包被。所有的白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干细胞分化而来,在骨髓中,白细胞分为两类:髓样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成熟后分化为五种不同的白细胞类型。-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有粉色或紫色颗粒的细胞,对于健康成人该细胞是WBC中最主要的类型。
- 嗜酸性粒细胞:在染色后的涂片中非常容易识别,体积大、红橙色颗粒,一般数量较少 (1-3%), 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患者常见升高。
- 嗜碱性粒细胞:均有大的、黑色颗粒,是白细胞中最不容易看到的类型 (1%)。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并不常见,只有在特定的白血病、鸡痘、溃疡性结肠炎或免疫之后才能见到嗜碱性粒细胞升高。
- 单核细胞:一般是白细胞中最大的一类(12-20 µm),常常被认为是清除细胞 (吞噬细胞),它们可以消化细胞碎片、细菌、或其它难溶性颗粒
-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10-12 µm) ,具有均一的细胞浆和光滑的圆形细胞核。这些细胞负责产生抗体 (免疫球蛋白)。
血小板
它们是从一种大的骨髓细胞,称之为巨核细胞上脱落下来的细胞碎片,从骨髓释放入外周血,看起来像外周血中的碎片。当有血管损伤或其它出血时,血小板被激活,开始聚集形成聚合物,启动血液凝固过程。您必须要有充足数量的血小板才能控制出血,如果血小板太少,形成血栓的能力就会受损,这种情况可能会威胁生命。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其生成的血小板又太多,可干扰血液的流动,使出现血栓的风险增大。同时这些人他们也可能会出血,因为这些血小板尽管看起来正常,但其中有很多是功能失常的血小板计数通常是CBC检查的一部分。异常低或异常高的血小板计数需要做进一步计数,通过血涂片检查,镜下直接观察异常血小板的形态和大小。
-
还有什么我需要了解的吗?
-
为什么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不能完全取代血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