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鉴别和排除嗜铬细胞瘤或其它神经性内分泌肿瘤。
儿茶酚胺(血浆和尿液)
出现儿茶酚胺释放增多的症状,如持续或间隔性高血压、严重头痛、心率过速和出汗。
采自肘静脉的血液样本或24小时尿样。
该检测受某些药物、食品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在样品采集前,告知医生您正在服用的任何药物,并谨遵医嘱以避免该检测受影响。
-
有何用途?
儿茶酚胺试验主要用于发现并排除有症状患者是否患有嗜铬细胞瘤。也可用于监测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和切除情况以及监测复发情况。当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压或正出现一过性高血压时,血浆检测尤为重要。因为机体使用、代谢并将其排出体外,致使激素在血液中存留时间很短。尿儿茶酚胺检测测定24小时内儿茶酚胺释放的总量。因为激素水平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波动明显,因此尿检可发现血液检测漏掉的过度激素产生。血浆和尿液可以一同检测或单独检测,从而了解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是否过量。
因为这些检测受到药物、食物和应激的影响,存在一定量的假阳性结果,故儿茶酚胺检测并非推荐的筛查试验。医生需要对患者是否应激及其饮食情况进行评估以了解阳性结果,努力控制或减少任何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在此行该检测以确定初次发现。
通常,该检测可用于一些非症状患者,这些患者因其他原因进行扫描发现肾上腺或神经内分泌肿瘤,或有较强嗜铬细胞瘤个人或家族史。
-
何时检测?
当医生怀疑患者患有嗜铬细胞瘤或希望排除其可能性时,可行儿茶酚胺检测。当患者出现持续性或复发性高血压伴随头痛、出汗、潮红和心率过速时医生可行该检测。当患者高血压对治疗没有反应时,可行该检测,因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经常对常规治疗无反应。
有时,当偶然发现肾上腺肿瘤或患者具有嗜铬细胞瘤家族史时,也可行该检测。还可作为对嗜铬细胞瘤患者治疗后的监测。
-
试验结果的含义?
因为儿茶酚胺检测对外在的影响因素敏感,且嗜铬细胞瘤比较罕见,医生可能在该检测中遇到比实际多的假阳性。如果有症状患者血液和/或尿液中出现大量儿茶酚胺,应进一步检查确诊。严重疾病和应激可引起儿茶酚胺的中度或大量增加。医生应对患者整体进行评估——其身体情况、精神状态、用药情况以及饮食情况。当干扰检测结果的物质和/或疾病发现并纠正后,医生将重复多次行该检测以确定儿茶酚胺是否仍然升高。医生也可行血液和/或尿间去甲肾上腺素检测以助于确认其临床发现和影像学检查,如MRI,并有助于发现肿瘤。
如果该患者曾患嗜铬细胞瘤其检测水平升高,这时可能是治疗非完全有效或肿瘤复发。
如果血浆和尿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正常,那么患者可能并非患有嗜铬细胞瘤。然而,嗜铬细胞瘤并非恒速产生儿茶酚胺。如果患者未出现阵发高血压,即使患有嗜铬细胞瘤,其血浆和尿液儿茶酚胺浓度也会正常或接近正常。
-
还有什么我需要了解的吗?
血浆和尿液儿茶酚胺检测可有助于发现并诊断嗜铬细胞瘤,检测结果不能告诉医生肿瘤位置,是单个还是多发,或是良性(尽管大部分是)还是恶性肿瘤。儿茶酚胺产生的量并不一定与肿瘤的大小相关,这是肿瘤组织的生理特性。然而,当肿瘤增大时儿茶酚胺产生总量趋于增高。
多种药物可影响儿茶酚胺检测。然而,在停用任何药物前需与医生进行沟通,他将与您一起发现影响检测结果的物质和药物,并确定哪些可以安全的停用,哪些因您的健康需要继续服用。一些可能影响儿茶酚胺检测的物质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氨茶碱、安非他明、食欲抑制剂、咖啡、茶以及其他形式的咖啡因、水合氯醛、可乐定、地塞米松、利尿剂、肾上腺素、乙醇(酒精)、胰岛素、丙咪嗪、锂剂、甲基多巴(爱道美)、MAO(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尼古丁、硝酸甘油、滴鼻剂、普罗帕酮(来特莫尔)、利血平、水杨酸、茶碱、四环素、三环抗抑郁药和血管扩张剂。这些药物对儿茶酚胺检测结果的影响因患者不同而不同,且不可预测。
-
是否有方法预防嗜铬细胞瘤形成?
没有。发现嗜铬细胞瘤可可切除,但不能预防。大多数情况下,肿瘤是良性的,一旦切除,不再复发。
-
是否真的有必要收集24小时尿样?
是的,对于准确检测结果收集所有尿样是必要的。因为儿茶酚胺在不同时间释放,仅一份样本不能囊括激素最多的那次释放。
-
我的精神状况是否影响检测结果?
是的,因为儿茶酚胺是肾上腺针对应激释放的。如果您焦虑不安或恐惧,您的儿茶酚胺浓度可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