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诊断心包炎和/或心包积液的病因。
心包积液的检测
心包积液的检测
正式名称
心包积液的检测
本文最后审核 时间
本文 最后修改 时间 2018/01/14.
快速浏览
为何检测?
何时检测?
当医生怀疑心包炎症或心包积液时进行。
何种样本?
医生通过心包穿刺术从患者的心包收集液体样本。
Accordion Title
常见问题
-
有何用途?
心包液的分析用于帮助诊断心包炎症(心包炎)和/或心包液体积聚(心包积液)的产生原因。心包液体积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应用一组初始试验(蛋白质或白蛋白测定,细胞计数以及液体的外观)可以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液体:
- 血管内压力(可使液体流出血管外)和血液中蛋白质数量(可使液体保留于血管内)的失平衡,可以导致液体的积聚(称为漏出液)。漏出液的形成大多是由于肝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如果液体被确定为漏出液,通常就无需再对液体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 损伤和心包炎症也可以引起液体的异常积聚(称为渗出液)。渗出液与多种疾病和身体状况有关,除了初始的一组检测外,进一步的试验测定可以帮助诊断出以下的特殊状态:
- 感染性疾病——由病毒、细菌和真菌引起,感染可以由心包本身产生或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炎症扩散而来。例如,心包炎可以继发于呼吸道感染。
- 出血——出血性疾病和/或创伤可以导致心包积血。
- 炎症状态——心包炎可继发于心脏病发作,放射性治疗,或自身免役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 肿瘤——如生长于心包的间皮瘤或转移癌蔓延至心包引起。
-
何时检测?
-
试验结果的含义?
初始的一组试验对样本的检测可以确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漏出液:
- 物理特征—液体清晰
- 蛋白质或白蛋白水平—降低
- 细胞计数—很少
漏出液通常不需要进一步检测。它们大多是由于肝硬化或充血性心衰引起的。
渗出液::
- 物理特征—液体浑浊
- 蛋白质或白蛋白水平—比正常值增高
- 细胞计数—增加
渗出液通常是由多种疾病或状态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测以帮助进行诊断。引起渗出液的原因有:感染、外伤、各种肿瘤或胰腺炎。以下所列是医生可能需要的附加试验以对可疑病因进行诊断:
物理特征心包液 –心包液的正常外观特征是淡黄色并且清澈。不正常的外观是某些疾病或状态表现的征兆,包括:
- 乳白色外观—提示可能累及淋巴系统。
- 淡红色心包液表示可能含有血液。
- 密度高而浑浊的心包液提示微生物和/或白细胞的存在。
化学检测 –除了蛋白质或白蛋白,葡萄糖试验也是必须的。心包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应和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是相同的。它在存在感染时会降低。
显微镜检查 – 正常心包液中有很少量白细胞但没有红细胞或微生物。实验室可以取数滴样品进行检测和/或用特殊离心机(细胞离心机)使液体中的细胞聚沉到试管的底部。涂在载玻片上的样本通过特殊染色处理可以鉴别不同类型的细胞。
- 细胞总数计数—样本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白细胞总数增加可见于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包炎。
- 白细胞分类—确定不同类型白细胞的百分数。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见于细菌感染。
- 细胞学—经细胞离心的样本用特殊染色法在显微镜下检查异常细胞。当怀疑为间皮瘤或转移瘤时需做此项检查。异常细胞的出现例如肿瘤细胞或未成熟的血细胞与肿瘤的类型有关。
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 当怀疑存在感染时,应常规寻找病原微生物:
- 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菌或真菌。在心包液中不应有有机体的存在。
-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于发现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如果细菌存在,药敏试验可以指导抗菌治疗。如果没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并不能排除感染。可能是它们数量很少或它们的生长被先前的抗生素治疗所抑制。其他较少用的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方法还包括病毒、分枝杆菌(AFB涂片和培养)和寄生虫的检测。
-
还有什么我需要了解的吗?
-
什么是心包穿刺放液术?它是如何操作的?
-
有无其他需行心包穿刺放液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