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评价骨髓的造血能力,区别失血或红细胞破坏导致的贫血和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监测化疗、骨髓移植或者缺铁性贫血治疗后骨髓反应性和骨髓恢复正常功能的情况。
网织红细胞计数
患者出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或升高)或者医生需要评价骨髓的功能时。
通过手臂静脉采血或者针刺采手指血(婴儿脚后跟针刺采血)获得血样。
不需要。
-
有何用途?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用来协助判定骨髓对机体需要红细胞的反应性是否充分、协助区分和判定贫血的种类和病因。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必须与红细胞的数量相比,算出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因此,这个检测是与红细胞计数一起实施。检测血红蛋白和/或血细胞比容通常用来评估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
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检测项目常规作为全血细胞计数的一部分。通常,全血细胞计数还包括红细胞特性的评价,比如细胞大小、体积、形态。在这些结果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红细胞进行检测,可以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由于网织红细胞内仍有残余的遗传物质(RNA),而成熟红细胞中则没有,据此可将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区分开来。血液循环中的网织红细胞在一到两天内会逐渐丢失RNA,成为成熟的红细胞。
-
何时检测?
当患者红细胞计数减少和/或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医生需要评价骨髓功能时可申请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在常规血液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这些变化。当患者有一些临床症状比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虚弱、气短和/或便血时,可以申请进行此项检测。
当患者有明确的铁元素、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肾脏疾病、骨髓抑制(比如进行了化疗或骨髓移植)和/或正在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时,医生为了监测骨髓功能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程度都可以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检测)。
当患者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升高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帮助了解红细胞过度增生的速率和程度。
-
试验结果的含义?
医生关注的是当机体需要增加红细胞生成时,骨髓的反应如何。网织红细胞数量可反映骨髓活动的近况。
健康者体内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是非常稳定的。当红细胞数量减少(此时血细胞比容降低)时,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相对全部红细胞数量是升高的。为了更准确的评估骨髓功能,通常用一种校正的计算方法来算出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称为网织红细胞校正值或网织红细胞指数(RI)。这个计算方法将患者血细胞比容与正常人的血细胞比容相比。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数/红细胞数]×100
网织红细胞指数(%)=网织红细胞数(%)× [待测血细胞比容/正常血细胞比容]
有些自动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能还包括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片段(IRF)和平均网织红细胞容量(MRV)结果,但目前这两个指标还处于研发阶段。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的是近期骨髓的造血活性。若机体需要增生红细胞且骨髓反映正常,则骨髓将过早释放更多未成熟红细胞,血液中网织红细胞数量也相应增加。
网织红细胞比例增加见于如下情况:
若骨髓增生功能异常或失代偿,网织红细胞可能正常或轻度增高,但由于缺少原料最终会降低。若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不增高,提示骨髓可能造血功能不佳或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网织红细胞比例降低见于如下情况: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作为疾病发生的指征,但不能用于直接诊断特定疾病。它可作为需进一步检查必要性的标志和用于检测治疗效果的工具。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提示疾患存在,但不能直接诊断任何一种疾病,可提示需要何种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和监测疗效。如果化疗后、骨髓移植后或铁、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治疗后,体内网织红细胞数量升高,表明骨髓红细胞的产生也开始恢复。出现红细胞过度增生时,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的百分率都会升高。
-
还有什么我需要了解的吗?
当患者到海拔相对较高的地方时,机体为了适应低氧的新环境,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能会增加。吸烟者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也可能会升高,怀孕期间网织红细胞计数会增加。新生儿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较高,但在几周后会降低到接近成人水平。
传统的网织红细胞计数是通过手工法进行的。制作血涂片并进行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通过计数数个视野的网织红细胞。目前这种方法仍在沿用,但会被全自动方法所逐步替代,这种方法可以对大量的细胞进行计数,从而提高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准确度。
-
网织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或全血细胞计数能否在同一管中进行?
可以。假如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贫血,在同一天内,医生通常可以在同一管血中进行额外检测(包括网织红细胞检测)。
-
输血会影响网织红细胞的结果吗?
会的。医生会决定患者在输血后需要等待多久,再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
-
医生评价骨髓造血功能时还有没有其他指标?
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评估。对医生而言,某些情况下骨髓穿刺是判定骨髓功能的最好的方法。